轉知衛生福利部有關國內已出現登革熱本土群聚疫情一案,請落實環境管理及孳生源清除等防治 工作,以降低登革熱傳播風險。
說 明: (一)落實環境管理及容器減量工作,定期派員巡檢環境及孳生源清除(含權管房舍、空 地、屋及公共工程工地等場域),並於雨後加強戶內外環境巡檢,主動清除積水容器,避免孳生病媒蚊。 |
🦟 校園登革熱防治宣導
教職員工生一起動起來,打造無蚊健康校園!
親愛的師長、同學們:
登革熱為近年夏季常見的傳染病之一,由病媒蚊(埃及斑蚊、白線斑蚊)傳播。隨著氣溫上升與降雨頻繁,病媒蚊容易孳生在校園與社區的積水容器中,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。
為維護全校師生健康,請大家配合以下防疫措施:
✅ 校園防蚊 你我有責
🔍 教職員:
-
每週進行環境巡檢與積水清除(如教室、走廊、陽台、空教室、後門角落)
🧹 學生:
-
主動協助清理教室與周邊積水容器(例如:飲料杯、瓶蓋、花盆底盤)
-
要落實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四步驟
-
🔄「巡」:每週巡檢一次環境
🚰「倒」:清除所有積水容器
🧽「清」:刷洗容器邊緣,清除蚊卵
🔄「刷」:容器晾乾、倒置,防止再積水
-
若出現疑似症狀(高燒、頭痛、出疹等),立即告知師長並就醫
🛑 登革熱症狀注意!
-
發燒超過 38°C
-
後眼窩痛、頭痛、肌肉痛
-
皮膚紅疹、噁心、嘔吐
☝️ 若有症狀,請務必佩戴口罩、避免外出、儘速就醫並通報學校。 -
登革熱潛伏期約3-14天,在病人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的期間,稱為「可感染期」(或稱為「病毒血症期」),此時期感染者若被斑蚊叮咬,則此斑蚊將感染登革病毒,具有傳染力,爰就旨揭NS1檢測結果為陰性,但尚在病毒血症期之個案,於病毒血症期應注意避免被蚊蟲叮咬,可採取之防蚊措施,包括:
-
睡覺時掛蚊帳、
-
外出時身體裸露部位應塗抹政府主管機關核可之防蚊藥劑、
-
生病期間應儘量避免外出,以及持續進行自我健康
-
監測14天,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,並告知學校相關人員。